葛埠口乡
青春闪耀扶贫路 追赶超越我先行——记葛埠口乡“95后”包村干部 费张杰
来源: 原阳融媒新闻版 发布时间: 2020-07-10

时方七月,绿树荫浓,蝉鸣聒耳。朝阳刚刚洒进村子里,泛起层层渲染。费张杰已经早早地走在路上,走走停停,一边观察农作物的长势,一边琢磨着乡村振兴的推动……葛埠口乡最年轻的包村干部,忙碌充实的一天开始了......

2018年7月,刚刚大学毕业的费张杰回到县城,准备河南省公务员的考试,2019年省考公告出来后,在选择岗位时,他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乡镇基层公务员的岗位,将年轻的血液注入了基层,扎根基层。通过严格的考试,他成功考入了原阳县葛埠口乡人民政府。刚入职不到一个月,领导发现他做事认真,积极勤奋,在和他本人进行交流后,决定任他为范寨村的包村干部。此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身份,他成为了5个贫困户的帮扶责任人。

刚从学校走出的他对农村的治理根本没有什么概念,特别是扶贫,更是没有任何经验。但他心里始终明白,只要能让范寨村人民的生活好起来,他什么困难都不怕。

 

范寨村,有农户443户2356人,辖10个村民组。“我刚从学校毕业,没有什么工作经历,在工作经验上,我还得补充养分,汲取地气,这是我的劣势。但是年轻也是我的优势,我有充足的干劲和梦想,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希望能让我的青春为这项伟大的事业做出贡献。”

刚进村,费张杰就开始“拜师学艺”:一是向有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老村干部请教,了解农村工作的做法。费张杰通过与村干部、责任组长座谈,并深入村民走访调研,在田间地头、乡村小路、群众家中和群众拉家常、聊生产,了解村里的基本情况,了解他们的呼声、困难,听取合理化建议,理清工作思路。二是积极向驻村干部、帮扶责任人学习扶贫知识,学习如何帮扶贫困户,在与乡扶贫部门的对接中透彻理解扶贫政策。

作为一名大学生,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不断告诉村民,上学念书是一件重要的事情,知识改变命运,必须要重视教育。

低保贫困户刘建伟,全家5口人,刘建伟患脑梗、肢体残疾三级,三个孩子都是在校生,家里没有收入来源。费张杰成为他的帮扶责任人后,积极地为他争取教育资助并鼓励他力所能及的参加公益性岗位增加收入。“现在的政策真的太好了,原本我都供不起孩子们上学了,小费每次来我家都鼓励我不能放弃。现在我参加公益性岗位,工作也不累,不仅能增加收入,还能照顾照顾孩子们。国家帮助我一点,我自己做一点,我觉得这日子能挺过去了。”每次提到生活的变化,刘建伟都会热泪盈眶。

谈起费张杰的工作韧劲,熟悉他的人都会跷起大拇指,范寨村村长路自力说道:“只要是工作布置下来,小费总会熟练又快速地整理、统计、上报,即使是工作量大,他也会熬夜乃至通宵加班完成。这孩子,又年轻又有拼劲,谦虚、随和、任劳任怨,干活有思路,工作有方法,就是他最贴切的标签!”